找到相关内容88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善哉!儒童菩萨——圣人

    ,即明明德。觉有本觉,始觉,由本觉而起始觉,由始觉以证本觉,始本合一,则成佛。本觉即诚,始觉即明,如此说去,儒佛了无二致。阁下所谓佛,理不外大学一章者,乃决定无疑之语,此浅而论之也。至于发挥其...

    见内

    |孔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04491453.html
  • 近现代“人生佛教”与儒家的“人本”哲学

    特点一是强调人本,二是注重入世,自孔子、孟子而明清之际儒者,概莫能外。   从思想内容看,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注重人。的核心是“仁”。所谓“仁”,从语源的角度说,是二人的组合。《说文》曰:“仁...说法,都是指己与人、人与人的一种关系。可见,“人”一直是的立足点。对于孔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,也许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,但孔子注重“人”,抬高“人”的地位,则是无可置疑的。   在儒门中,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人生佛教|儒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213321546.html
  • “人生佛教”与儒家“人本”哲学能统一吗

    提到儒学。儒家思想虽也浩翰广博,但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强调人本,二是注重入世,自孔子、孟子而明清之际儒者,概莫能外。  从思想内容看,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注重人。的核心是“仁”。所谓“仁”,从...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等等,但不论哪一种说法,都是指己与人、人与人的一种关系。可见,“人”一直是的立足点。对于孔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,也许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,但孔子注重“人”,抬高“人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5654909.html
  • 近现代“人生佛教”与儒家的“人本”哲学

    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注重人。的核心是“仁”。所谓“仁”,从语源的角度说,是二人的组合。《说文》曰:“仁,亲也,从人二”。孔子就是用“仁”来论述人与人的相互关系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对“仁”的说法很多,或曰:“爱人”,或曰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或曰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等等,但不论哪一种说法,都是指己与人、人与人的一种关系。可见,“人”一直是的立足点。对于孔学在中国思想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140765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1)

    其大意。尤在晚年感到来日无多,故将自己的学术观点体现在讲学和书信中,以《内杂著》和《杂著》最为精要。欧阳渐晚年亲自手订二十六种著作,辑成《欧阳竟无内外》三十册,由支那内学院蜀院于一九四三年木刻...儒佛二家的异同。认为“是菩萨分,佛学则全部分也。”一切哲学,都是在求安身立命、安邦定国的道体,而其间的差异,不过是求道的深浅、广狭而已,即“佛学渊而广,简...

    王雷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844209.html
  • 儒佛导言(1)

    《蠲戏斋文选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)、姚永朴《三教异同说》(《民彝杂志》第6期,1927年夏历7月21日)、欧阳渐《孔佛》(1936年演讲,后收入1941年刻印的《杂著》)与《孔佛概论之概论》(见1941年刻印的《杂著》)、太虚《佛法与孔子之道》(《太虚大师全书·国学》, 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)、吕瀓与熊十力《辨佛学根本问题》(《中国哲学》第11辑)、黄公伟《从知德一致论儒佛精神的融贯》(《中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462651.html
  • 欧阳竟无的唯识

    老师杨仁山一样,欧阳渐融会佛儒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。他以佛解儒,援儒入佛,著有《中庸传》、《杂著》、《书读》、《论孟课》、《毛诗课》等。 他指出,佛法是体,儒学是用,它们的共同基础则在《中庸》的...欧阳竟无的唯识 法相宗,因玄奘传译而极盛于唐,但因其论述烦琐,每与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不合,仅三数传而告歇绝。后又经唐武宗灭佛,法相典籍亦遭焚毁,残存典籍流失数百年之久。清末杨仁山收集古德佚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4343477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10)

    于今日也。《论语》至言,视之如秋日惨谈而无光也,嚼之如土饭陈羹而无味也。以是谈,乡愿也,伪也。国危如是,人心如是。孔子真精神,严义利之界,于《论语》中表而出之,课己课天下,溺以是援,愤以是启,诞先登岸,德以不孤,诚先务之急哉!诚先务之急哉!  民国二十七年(1938)五月叙于江津支那内学院蜀院  (选自《杂著》,载《欧阳竟无先生内外》第十四册)   《毛诗课》叙  迨天之未阴雨,绸缪牖户,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344218.html
  • 儒释宗传窃议(有序)

    齿及老氏,孟子亦蹈其旧辙耳。  颜于,诚见知也。但继,又先亡,不同太公之于文王,伊尹之于汤,禹之于舜也。故孟子不言之。  颜渊死,子哭之恸,再叹:“今也则亡。”故古人云:“颜子没,而圣亡。”...言道,则道隐。故曰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又曰:“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”呜呼!今之求道于迹者,乌能下而上达,直明心性,迥超异同窠臼也?夫尝试言之:道无一,安得执一以为道?道无三,安得分...

    蕅益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0845011.html
  • 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点*

    儒学有极厚的根基,于佛学更有极精之研究,因此在融通儒佛方面著作甚多,见地也甚深。他曾说:“中国推至全球,唯有孔佛理义同一。”(《覆蒙文通书》,见《杂著》)他认为,孔佛是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问题的,但...唯佛法则然,亦何独不然。但读《中庸》,二义明了。”又说“熟读《中庸》,乃知孔佛一致。一致于无余涅槃,三智三渐次而已。”(《答陈真如书》,见《内杂著》下册)他于晚年著《中庸传》,认为至此书才可说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851008.html